2009年6月29日星期一

此面非彼面 
 
晚带女儿去中巴鲁的一家餐馆用餐,不料却见识了一回“此面非彼面”。
  
家餐馆在《联合早报》上刊登的广告称,为庆祝父亲节,现推出特价套餐,凡点特价煲汤的顾客,只要再多加三元钱,就可得到一份拉面和菊花茶。因这家餐馆素以拉面驰名,所以昨日就高高兴兴带着女儿前去捧场了。
  
餐前,服务人员向我们介绍的也是这种套餐,当场确认之后,我就要了一份。过了许久,首先送来的是所谓的“菊花茶”,菊花的芬芳没有品出,倒有一种陈年茶叶末的味道。此时我还安慰女儿说,一会儿煲汤和拉面来了,再好好大快朵颐。  

在我们的期盼着,面来了。我吃惊地发现,所谓的“拉面”居然只是一盘点缀有三片菜叶子的白面条!诧异之下,请服务员过来询问,哪知这时她们的说法却变了,一口咬定这种白面条就是所谓的“面”。迷惑不解之下,取过桌子上的餐牌介绍,上面白纸黑字写的的确是“拉面”啊!再细细查看收据,这才发现,收据中“拉面”的“拉”字没有了,只剩了一个“面”字!

不禁为商家的精明而感慨。做生意连文字游戏都用上了,那结果肯定是“无往而不胜”了。“拉面”和“面”的差别,不言而喻,这可真是“此面非彼面”啊!商家为蝇头小利偷换字眼自以为高明,可失去了诚信的美德,恐怕是得不偿失吧!真没有想到,会在这家餐馆,认识到了华文字的博大精深。  

盅特价的煲汤,果然也和前两者一样,徒有虚名罢了。看来以后再不能相信广告所言了,总而言之一句话,“买家没有卖家精”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,新加坡也不能例外。
  
草结束之后,又到隔壁的KFC去“补吃”了一回,当场对女儿宣布,以后还是常吃快餐好了,起码货真价实。

2009年6月8日星期一

你知道下面的惯用语是什么吗?

1、把在团体中起主导的人喻为
2、把足智多谋的人喻为
3、把接待宾客的当地主人喻为
4、把公堂台阶下受审的囚犯喻为
5、把吝啬钱财、一毛不拔的人喻为
6、把混混噩噩、不明事理的人喻为
7、把世故圆滑的人喻为
8、把没有专业知识的外行人喻为
9、把技艺不精、勉强凑合的人喻为

能回答出以上问题的同学到陈静老师处核对答案并领奖